空间导演职业项目立项暨「有情绪的空间美学」课题发布会

2020-07-14 00:00:00

人居委从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特别邀请了高志强先生担任执行主任,他是空间情绪设计上的先行者,重新定义了空间设计与人的情绪边界,将“空间情绪设计”概念纳入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视野中。



空间的本来,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安定、温暖、幸福;空间导演,是建构人、物与空间关系的指挥家;它是设计的升华,是感知力与审美力的完美落点;它是一份荣耀,是引领格调生活,值得尊敬的职业;中华文化促进会人居文化委员会于2019年3月15日正式立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2020年7月13日正式发布,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联合文化、时尚、艺术、设计大家共同推进「有情绪的空间美学」课题落地,由合作机构先生范平台向空间主人和专业人士开放。



黄静美


先生范创始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 理事

中华文化促进会人居文化委员会主任

中华文化促进会人居文化委员会主任黄静美说,空间的美,不单单只是一种纯粹的美学趣味,还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态度。构建空间“由内而外“的营造模式。引导调整当下人居空间表象化、标准化、风格化、概念化、过度装饰化的「外显式」消费状态,提升人居空间个体性、舒适性、人文性、包容性、考究性的的「内隐式」消费状态,以文化赋能,促发消费理念变革,促进服务理念变革是必然趋势。

从创立人居委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人居文化对产业的推动价值和组建怎样的人才团队来实现真正的推动力,这次「空间导演」完成职业标准建设,开设训练营,从开拓眼界、提升修养与审美高度出发,培养具有综合审美力和人文修养的新型服务人才,这是人居委成立以来最核心的事件。



高志强


中设筑邦设计院副院长

AFFD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

中华文化促进会人居文化委员会执行主任

2020年,人居委从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特别邀请了高志强先生担任执行主任,他是空间情绪设计上的先行者,重新定义了空间设计与人的情绪边界,将“空间情绪设计”概念纳入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视野中。主张通过设计将人的属性置入,居于其中获得生理和心理情绪的最佳状态。最终,使用者的感知体验与优雅隽永的空间共同完成情绪美学的书写,实现对人居文化更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他认为,空间最终与人发生关系,设计的本质始终是创造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设计的最终奥义是建筑空间的优雅隽永与使用者的舒适体验。“空间情绪设计”与国际健康建筑标准(WELL)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以建筑为媒介,提供改善健康与福祉效应的综合模式,令使用者的舒适度、工作效率和心理情绪得以改善。



江力


北大青年学者

中国文化书院 院长助理

中华文化促进会人居文化委员会 常务副主任

创立人居委的这几年里,常务副主任江力感慨他从文化学者角度与人居美学碰撞,受益颇多,文而化之,似乎在「有情绪的空间美学」这个课题中可以显见,他觉得,目前较为西化的设计理念和当下流行的新中式设计风格,更多的考虑或者体现的,都是外显的高级,更多“冷”,“威仪”,“规则”为主调。有没有可能以“暖”、以“温暖”为一种设计“情绪”呢?让我们冲破传统或者古典壁垒,产生一种更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人居文化理念构建呢?

“有情绪的空间美学”,应当承担这种责任。空间我觉得要体现两种意志,一种是空间主人的“情绪”表达,第二种,其实也是第一种的延续,就是建筑设计师,在空间拥有者和未来的使用者的思维逻辑上,要体现出此空间的个性化,追求旨趣,格调和喜好。不仅是空间主人如此,建筑设计师亦如此。是否“温暖”,是否“认同”,是否有“我”的存在感?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有秩序,有逻辑,有美感,有调性,有品格,“有情绪的空间美学”,应承担构建中西哲学“真善美”的责任,和人文精神,以及关怀,让人们体现“无言之美”,“诗意的栖居”,“生活的秩序”,“温暖的逻辑”……

"人居文化",注重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将以建筑为起点,探讨人文美学、空间艺术、文化修养、传统习俗、科学技术多方面在人居文化中的深度应用。在尊重传统之下,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精神境界。我们以人居文化之视角,努力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物质追求与审美情绪、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断裂,继而实现有温度、有记忆的人居文化。




相关内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7812545107
13901393744